刊登日期 : 2022-08-31
编辑︰闻华
陶瓷自古就是中国的象征,以青花瓷为代表的江西景德镇瓷器,更是其中代表。
这座有千年历史的「瓷都」,自2009年开始「复活」了10多个古老瓷窑,传承手艺的同时,令景德镇成为陶瓷文化交流的新平台,守护的不仅是技艺,还有代代相传的匠心。
72道工序造就景德镇名瓷
江西景德镇被誉为「世界瓷都」,因制瓷而立镇,已有千年历史。

景德镇的制瓷技艺,包括拉坯、画胚、施釉、烧窑等72道工序,以1,300度高温一次烧成,造就了无数名瓷,包括曾引领世界潮流的青花瓷。

明清时的景德镇设有御窑,曾有「一城瓷器半城窑」的盛况,但随着机械化和经济发展,景德镇瓷业逐渐式微,一些古老的制瓷手艺也濒临失传。
景德镇打造国际陶瓷文化交流新平台
2006年,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2009年开始,景德镇陆续「复活」了10多个历代典型瓷窑,包括清代镇窑、明代葫芦窑、明代早期御器厂等。这些古窑炉铭记着景德镇的制瓷历史,濒临失传的古老手艺在重新燃起的窑炉中浴火重生。

景德镇的复兴不止於此,当地将非遗技艺与旅游、产业结合,打造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,走上新的发展之路。

部分古窑炉、旧窑址被改造成博物馆等公共空间,展示古老的陶瓷文化。古镇各处的陶瓷文创空间,吸引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到来,在此交流创业,形成「景漂」一族。

据统计,在2020年时,景德镇的「景漂」已超过3万名,当中有5,000多人来自海外。曾经的千年瓷都,成为国际陶瓷文化交流的新平台,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延伸阅读:从工具到艺术品 油纸伞撑起「中国风景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