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登日期 : 2025-03-31
有“黑色黄金”之称的鱼子酱,深受欧美消费者喜爱。不过大家是否知道,鱼子酱的最大产地其实是中国!数据显示,全球60%的鱼子酱都产自中国,当中浙江衢州、大熊猫故乡四川雅安都是主要产地。
中国为什么鱼子酱产量这么高?不靠海的四川大山里,如何生产高质鱼子酱并获得国际市场认可?鱼子酱这种“新特产”怎样带动中国内陆山区的经济发展?
全球六成鱼子酱产自中国

鱼子酱,原本是传统西方美食,为何中国成为了主要的鱼子酱产地?先来看看鱼子酱为什么这么贵。
以往鱼子酱的原材料,主要是来自里海附近的野生鲟鱼。之后,野生捕捞被禁止,为人工养殖鲟鱼带来机会。
但是,鲟鱼对生存环境和水质相当敏感,因此人工养殖鲟鱼的标准十分严苛;加上能产出鱼子的鲟鱼,养殖周期长达8至15年,所以鱼子酱价格居高不下。

随着鲟鱼养殖技术发展,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国和出口国,浙江省、四川省都是主要产地。
目前,全球鱼子酱的年产量为600多吨,而浙江衢州市的鱼子酱年产量,就超过200吨,占全球三分之一,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鱼子酱产地。

位居全球第二的,则是大熊猫的故乡——四川省雅安市,其鱼子酱年产量约110吨。
位于东部沿海的浙江省,能孕育出中国鱼子酱的龙头,也不难理解。但是大熊猫的故乡四川雅安,地处内陆山区,为什么也能规模化产出高质的鱼子酱?

四川雅安拥天然冷水资源 运用科技助力养殖
鲟鱼是一种亚冷水型的生物,它生长的关键,是要有优质的冷水资源,而这正是雅安的优势。

雅安的鲟鱼养殖主要集中在天全、荥经这两个县,这一带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区。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,不仅温度足够低,而且水质好,能给鲟鱼持续提供适合的生长环境。
尤其是天全县,当地鱼子酱远销美、德、法、意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量已由2019年的20多吨增长到2023年的60吨。四川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里。
当地养殖企业将常年低温的高山冰雪融水,引入养殖区,还将鱼池的进水口,设计成倾斜面注入水池,形成微循环系统。

“深山鱼子酱”不仅有独特的资源优势,还离不开科技助力和科研投入。
据内地媒体报道,在天全的养殖基地,这里的鲟鱼们享受“全屋智能”,所有鱼池都装有探头、智能增氧设备、智能投饵设备等装置。

养殖企业还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、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,不但提升了产卵量,更培育出生长速度更快、抗病性更强的鲟鱼杂交品种,获得了31项中国新型技术专利,并通过了欧盟EU认证和美国FDA认证。
此外,由于鲟鱼性成熟前,并无第二性征可供辨别,在科研助力下,当地团队就开发出一种DNA分子性别鉴定技术,在鲟鱼1岁以内就能进行早期性别鉴定,而不用按传统等到3岁后,才靠穿刺检查性腺来辨别。
如此一来,就能避免“盲养”到大量无法产卵的雄鱼,从而提高经济效益。
“共享鱼池”产鱼子酱 带动百姓致富
雅安大山里的鱼子酱,不仅大量出口海外,也造福当地发展。
养殖基地所在的天全县思经镇,从2020年开始,带动18个村与企业一齐建设“共享鱼池”。

什么是“共享鱼池”?就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来筹集资金,建设标准化的共享鱼池,再将鱼池返租给企业使用。每年,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取得一定比例的分红;养殖事业还能带动当地民众在园区务工就业。
天全县以此为基础,发展孵化了7家企业,打造鲟鱼苗种繁育和养殖、鱼子酱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条。据报道,2023年当地出口创汇1,368万美元,惠及百姓近300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