刊登日期 : 2024-05-26
1956年5月26日,第一架从北京飞往拉萨的领队运输机顺利飞越“世界屋脊”,并安全降落于拉萨附近的飞机场,意味着北京至拉萨航线试航成功。
当年为了能够飞越被喻为“空中禁区”的青藏高原,中国空军飞行员历经了无数次飞行试炼,他们曾驾驶领队运输机飞遍了昆仑山、巴颜喀拉山、唐古拉山和横断山脉上空,顶着时速100多公里的高空烈风、汹涌澎湃的垂直气流、零下数十度的严寒冰雹,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飞行训练和预演。
在此之前,飞行员早对驾驶的“伊尔-12”进行了试飞,测试此机的高空飞行性能,结果证明“伊尔-12”的最高升限可达到9,040米,能够满足飞行需求。测试过飞行高度达标后,由空军修建部的工作人员、当时的苏联专家、测绘、气象、医生、飞行人员等15人组成的机场勘察队进行了实地考察,并对多套飞行预想方案做了进一步的调研,最终他们决定在当雄修建草原临时机场“拉萨机场”。
为了保证“试航拉萨”的任务万无一失,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运用算术给飞行员写下了在高原机场降落、起飞的飞行曲线变化公式。在钱学森公式的基础上,飞行员们再结合高原机场的起降特点,从不同的角度将飞机在海平面机场、高原机场的起降区别作了技术理论对比,从中掌握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降时要注意的滑跑时间、滑跑距离、起飞离地和着陆接地速度等关键数据。
当一切前期准备就绪后,试航分队驾驶着“伊尔-12”飞机在青海玉树机场进行了多次试飞,借此累积飞行经验。同时针对试飞的表现,专家再对试航的“伊尔-12”飞机进行了改装,为北京至拉萨航线的试航成功奠下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