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革開放首屆教師節 以教育振興國家

撰文︰華思齊

  今天是9月10日教師節。回溯1985年改革開放後第一屆教師節,對全國老師及中國教育的意義重大。

改革開放復辦高考 重塑教師地位

  1970年代,中國教育水平低落,十年浩勢令國家在經濟、社會及教育停滯不前。改革開放之前,知識份子在文革期間遭到衝擊及不公平對待,老師被嘲「臭老九」,校園失序一片混亂,學校被逼停課。

  文革結束後,中國於1977年復辦高考,培育人才,扭轉國家命運。儘管文革後一些老師獲得平反,但社會風氣尚未調整過來,老師的社會地位仍然不高。

改革開放之前,知識份子在十年浩劫中受到衝擊,社會地位低微,那年代很多男教師都難以找到對象。(圖片來源:Getty)

鄧小平:抓好教育工作 推動改革開放發展

  1985年,中共中央及國務院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,鄧小平在閉幕禮上直言,教育是全黨全國的重點工作,強調要抓好教育工作,才是具遠見、成熟的領導者。這番話,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教育改革打下強心針。

  同年5月,國家印發《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》,針對社會主義現代化,加強基礎教育落實,廣泛職業技術,發揮高等院校潛力活力。幾個月後、即1985年今日,國家舉辦第一屆教師節,肯定教師的付出,也展示對中國教育事業及人才培訓的重視。那時國家剛改革開放,設立教師節宏揚尊師重道的傳統,提高教師地位,對老師和社會而言都有必要性。

  延伸閱讀:改革開放推義務教育 鄧小平:國力強弱取決人才

1987,中共首次在十三大提出「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」,提到要振興國家,必先提高人民質素。而其實鄧小平早在1983年已提出「三個面向」,提出「教育要面向現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來」。(圖片來源:Getty)

「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」 振興國家靠教育

  1987年,中共首次在十三大提出「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」,提到要振興國家,必先提高人民質素;而教育大計,則以教師為本,教師的權益及社會地位,逐漸得到提升。1993年通過的《教師法》,更把尊師重教方針提升至法律層面。

  隨着中國義務教育法在1986年實施,如今中國大部分地區基本實現普及教育。在建國初期,中國文盲率達80%,目前中國高中階段入學率已達88%,每年近900萬人從高等院校畢業。

  延伸閱讀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「不滅燭光」 

如今教師已成為一份體面、可敬的工作。圖為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一間幼兒園,孩子利用舊紙等素材給老師製作心意卡,慶賀教師節。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
  教師節,既是對每位春風化雨老師的肯定,也是對這班改革開放後默默無聞、為中國作育英材老師的讚賞。

2:15

吉光片羽 從《國家相冊》見證中國發展

2:36

北京十大建築|建國十周年落成的北京火車站

2:55

改革開放|深圳第一次賣地 參考香港政策增收入

當代中國-改革開放-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合作當年今日五星級花園酒店開幕

改革開放引進外資合作 當年今日五星級花園酒店開幕

最新文章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相關每周主題

改革開放首屆教師節 以教育振興國家

當代中國鄉村教師:把1645名山區女孩送入名校

立志為中國教育服務 丘成桐40年不問報酬

當代中國-中國教育-鄉村教師葉連平

奉獻中國教育40年 92歲山區教師成「不滅燭光」

1:47
北大保安逆襲考上法學院

逆襲之路!保安自學考北大 回鄉教書二十載

2:12

中國教育:山區學生的搖滾夢

美籍教授投身中國教育:請叫我「老內」

改革開放

珠海香洲毛紡廠

改革開放|珠海香洲毛紡廠傳奇故事 投產典禮連外國使節都出席?

十四五規劃

2:28

十四五民生篇|中國怎樣應對老齡化?

一帶一路

2:05
一帶一路-健康絲綢之路

一帶一路科普篇|讓中國醫療「走出去」 健康絲綢之路如何惠及世界?

國策通識

2:03

國策通識|高質量發展──從「有沒有」到「好不好」

編輯推薦

「中國種不了榴槤」魔咒被打破!國產榴槤「樹上熟」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?

廣東荔枝

廣東荔枝|無懼惡劣天氣減產失收 黑科技打造「荔枝自由」

1:51

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人工合成澱粉 糧食可以無中生有?

3D打印出仿真魚肉 味腥彈牙 與真魚無差別?

2:05
當代中國-科學探索-南極種菜

中國在南極建高科技菜園 每天收穫1公斤新鮮菜

多年生稻

播種1次收成4年?中國「多年生水稻」入選全球十大科學突破

當代中國-科學探索-克隆豬

全球首次!中國用AI成功克隆豬 全程由機械人操作

2:38
中國式現代化

國策通識|甚麼是「中國式現代化」?

1:58

「人間仙境」梵淨山 藏着「地球獨生子」?

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!

2:30

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「國家安全」

2:06

垃圾徵費|4‧22齊「走塑」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?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?

1:48

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「雪龍2」Wi-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

2:49
我們的故宮-榫卯

我們的故宮|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?

全球各國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張維為
張維為

張維為看西方霸權體系的瓦解

編輯之選

范勇鹏:超大規模人口如何實現現代化?(三之一)

地球
當代中國-金燦榮
金燦榮

金燦榮看「大爭之世」 500年來最深刻變局

1997年6月1日
當代中國-當年今日-九七慶回歸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出發

97慶回歸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出發

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

  形容十分專心,我們慣常用:「專心致志」。究竟甚麼才是「專心」的至高境界呢?

  林逋的《省心錄》就給了答案。

  《省心錄》內有一句:「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。」意思就是,人若專心的話,會聽不到令人震驚的雷聲,也不會受到寒冷或炎熱天氣的影響,專心一意去完成工作。

  林逋是北宋著名詩人,宋仁宋在他去世後追封謚號「和靖先生」,而據歷史記載,他是一個十分專心的人。

  ...

4個龍

     2024年是龍年,除了年份之外,原來月份、日期、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。那麼龍月、龍日是怎樣來定義?龍年、龍月、龍日、龍時這樣「四龍合一」的日子,今年會出現幾次呢?

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