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屋富戶政策真的幫到基層上樓?

撰文︰黃皓頤

  香港地少人多,住屋需求殷切。政府自1950、60年代興建徙置區、廉租屋邨,直到今天的公共屋邨(簡稱公屋)逾80萬個單位,住了超過210萬港人;但公屋輪候冊的數字依舊每年不斷遞增。覓地增建公屋不容易,怎樣善用公屋資源亦成為了焦點;在1980年代推出的公屋富戶政策,正是朝着這個方向落墨。

家庭經濟好轉 公屋富戶要交雙倍租金 

70年代起,政府興建居屋,以低於市價發售,藉此吸引收入較高的公屋富戶購買後,可以騰出單位,讓更有需要的人入住。圖為市民在房委會樂富客戶服務中心遞交購買居屋申請表的情況。(圖片來源:Getty)

  1984年10月,房委會成立檢討公屋住戶資助小組委員會,研究減少對超過入息限額住戶資助的措施。1985 年 8 月,發表《公屋住戶房屋資助問題綠皮書》,點出了「公屋富戶」,建議向住滿十年又經濟狀況好轉的住戶徵收雙倍租金;1987年4月推行,家庭入息超出限額的住戶開始交雙倍租金。又要求住滿十年的住戶,每兩年申報家庭收入,從而減少對公屋富戶的資助。

  港府又先後在1991推行出售公屋計劃,及1997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,都是讓公屋住戶可以低廉價錢購買現居單位,既可吸引有經濟能力的公屋富戶達成置業需求,房委會又不用再資助他們。

  延伸閱讀:夾心階層置業遇金融風暴及沙士 推出5年走進香港歷史

收緊公屋富戶政策 入息或資產超額要遷出

1987年起,公屋住戶若超出入息或資產限額,便要繳交雙倍租金;截至2019年,約26,400個公屋富戶需繳交額外租金。(圖片來源:Getty)

  為了解決港人住屋需要,港府一邊努力增加公屋供應,一邊經常檢視公屋資源分配的情況。1999年房委會正式推出「超級富戶政策」,要求家庭入息和資產均超出限額者,需遷出公屋單位。

  2017年再收緊公屋富戶交還公屋條件,改為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樣超額,又或在香港擁有物業;住戶都要遷出。截至2019年,約26,400個公屋富戶需繳交額外租金,約佔全港公屋住戶3.6%;約560戶要遷出及交回公屋單位。

2017年房委會收緊公屋富戶交還公屋條件,只要入息或資產其中一樣超額,又或在香港擁有物業;住戶都需要遷出。當年引來很大抗議聲音,又有指政策無形中是強迫有賺錢能力的成年子女搬離公屋,跟政府鼓勵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政策相違背。(圖片來源:Getty)

  房委會剛公布,截至2021年6月底有逾25萬宗公屋申請,平均輪候時間達5.8年。《長遠房屋策略》定下未來十年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為30.1萬個單位,但有智庫組織預測未來4年間,公屋每年平均落成量為2.1萬,加上公屋富戶政策收回每年約數百個單位,仍然難以追上每年平均目標3.01萬個單位。

  延伸閱讀:「瞓街」輪候買樓花 香港房屋問題至今未解

  若未來要達到公屋輪候「三年上樓」承諾,政府在覓地建屋、建屋速度方面,都務必加速進行。

【香港街市】從小販「走鬼檔」 變成如今的市政商場街市

原來真的是軍艦 政府總部添馬艦的前世今生

金融大鱷狙擊港元 政府動用外匯基金擊退炒家

香港工業與70年代流行文化 陳寶珠 許冠傑唱出「工廠妹」「打工仔」心聲

九龍塘為何能保持低密度發展?這片天價洋房區 昔日曾淪「爛尾樓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