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鬼佬月饼 香港是一个华洋杂处之地,有不少中西结合的文化,跟中秋有关的就有“番鬼佬月饼”的说法,这俗语是什么意思呢? 所谓“番鬼佬月饼”,就是将中西两个不同的元素结合而成。“番鬼佬”是指外国人,“番”这个词在古代社会就是用来形容外族,特别是一些离中原甚远的外族,带有野蛮、没文化之意。 以往香港有不少英国人在此地生活,由此本地华人会以“番鬼佬”形容他们。至于月饼,英语就是“mooncake”,刚好发音与广东话“...
消失的俚语|跑马射蚊须 数年前,在铜锣湾有一家名为山旯旮的餐厅,店内有一块巨大的以霓虹光管设计的大字牌,写上“跑马射蚊须”,到店内的食客都纷纷打卡,将相片放上社交平台,一时成为网红地标。“跑马射蚊须”是什么意思呢? 形容事情困难重重,会用“难过登天”、“Mission Impossible”,而在上一代广东人,则有一句颇生动的形容词 ,就叫做“跑马射蚊须”。 所谓蚊须,就是蚊子的脚,因为蚊子身小脚长,小脚看起来有点像胡须,所以粤语便说成“蚊须”。 想像一下蚊须那么幼小,即使神射手亦很难用箭射穿,更何况是...
“两个狮子打架”下场如何? 形容两个强人对战,战况必定十分激烈,必然有一方损伤惨重,即所谓:“两虎相斗,必有一伤”。 然而,“两个狮子打架”,结局又会如何? 狮子被认为是丛林中、最大最强的野兽之一。 两头狮子对决的话,或许不止受伤那么简单,就有“两个狮子打架—不是你死,就是我死”的歇后语了。 如果形容两人争斗,而最终会有人出局的话,我们就会用上这一句说话。 延伸阅读:盲拳打死老师傅
“二百五”竟然和苏秦有关? 形容别人愚笨,会说“死蠢”、“笨蛋”,幽默一点或者文雅一点,可以称为“二百五”。 “二百五”是什么呢?这个词语原来是来自遥远的战国时代。 话说战国时代,秦国崛起,威胁到其他六国的存亡,齐国兵少怯战,但当时齐王的一个说客苏秦却表示可以连同其他六国对付秦国,因此就有了之后的合纵之计。 但过了不久,苏秦却遭到暗杀。齐王为了找出杀害苏秦的真凶,就想出一个计谋,向外公布苏秦是内奸因...
“夜猫子进宅”下一句是什么? “夜猫子进宅”是一句歇后语,猜一猜下半句是什么? 夜猫子真的夜间来的猫吗?不对,夜猫子是指猫头鹰。猫头鹰在每年10月都会到南方过冬天,主要吃野鼠为生,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鸟,但人们却认为见到猫头鹰就是不好的预兆。 这句话源自一个古代的故事。在西汉时期,一位叫做贾谊的人见到自己的宅子飞入一只夜猫子,打开占卜的古书,书上说的是如果是夜猫子进了宅子,...
“天桥的把式”下一句是什么? 对于广东人来说,“天桥的把式”这句话可能较陌生,但对北京人来说,却是常挂在口边的讽刺话语。 要了解这句话,必须先了解老北京人口中的“天桥”是怎样的地方? 在北京,天桥是平民聚集休憩的地方,在《天桥一览序》中有说:“天桥者,因北平下级民众会合憩息之所也。入其中,而北平之社会风俗,一斑可见。” 从前社会,天桥聚集了来自各地的杂耍艺人,有京剧、评剧、曲艺、艺术、杂技等民间艺人,在天桥上大...
歇后语“阎罗王”与鬼有关吗? 中国人最忌讳谈死,与阎罗王有关的歇后语,是不是也大都与“死”有关?不是呢。 倒是由“死亡”带出来的幽默话语,听到会令人会心微笑的,这里介绍两个“阎罗王”有关的歇后语。 “阎罗王探病”,你会联想到什么? 常听到有人临终前,会看到“牛鬼蛇神”带他们走,也听说过“阎罗王报到”。 所以,当病人听到阎罗王来了,便觉得自己已无药可救很就便会死去。 于是,就有“阎罗王探病——问你死未”这个歇后语了,这个用法引申到生仔,意思是当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,看你还可以怎应对?...
“成吉思汗打仔”结果怎样?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大蒙古国的可汗(最高领袖),那么“成吉思汗打仔”有什么特别意思呢? 这句俗语与成吉思汗父子的故事其实没有关系,与“可汗”这个称呼有关。 可汗又称“大汗”,有人就把可汗的儿子叫作“小可汗”。 成吉思汗打仔,就是大汗打小汗,粤语就是“大汗耷(音搭)细汗”了。 “大汗耷细汗”就是形象化地形容天气太热,整个人都被汗水沾满了。 渐渐地,当形容天气炎热汗流浃背的情景...
猜歇后语:细佬哥剃头 现代的年轻人都喜欢到理发店,因为专业理发师必定有水准,必能“剪个靓发”。 不过,旧社会的孩子一听到去发廊,就会闻之色变,甚至“扯大嗓门”哭,那是为什么呢? 旧社会的家庭,大都是三餐不计、穷苦不堪,当然没有余钱去“剪个靓发”了,去理发店唯一要做的,就是被老师傅“剃光头”。 头发刮个光,就不会生头虱,也不用经常洗头和剪发,又卫生又省钱。 还有,那时代的理发老师傅只有一把大头刀,刀片用旧了不甚灵光,剃头其实就是用力“推光”、“磨光”,绝对不是享受的。...
“无牙婆穿针”是怎样的情景? 以前社会比较穷困,一般家庭,母亲负责缝缝补补是家常事。以往做缝纫穿针后,不像现代人用剪刀去剪线头,而是习惯用牙咬断线头,成为上一代的集体回忆。 不过想像一下:若没有牙的老婆婆,如何咬断针线? 答案当然是咬不断了。咬不断,就是“唔(不)咬线”了。 “唔(不)咬线”也是粤剧界的用语,特别指那些粤剧的演唱者“走音跑调”、“唔(不)食线”、音准不对等。 所以,当指别人唱歌“走音”时,就会说“无牙婆穿针——唔(不)咬线”了。 延伸阅读:“...
“阿崩养猫”结果是? 常听妈妈对不听话的孩子说:“阿崩叫狗,愈叫愈走”,指的就是叫孩子这样做,孩子偏要往相反的意思去做,让妈妈不得要领。 “阿崩叫狗,愈叫愈走”这句歇后语我们之前已说过了,想了解更多的话,可以回顾一下阿崩叫狗 愈叫愈走这个歇后语 。 阿崩叫狗,狗愈走的话,那么,若果阿崩转养猫,会变成怎样? 阿崩是指缺门牙或兔唇的人,当他叫“狗”时,因发音不正,读成“走”,狗儿听了就远走了。 爱狗如命的阿崩无计可施,转改养猫,...
“卖布唔带尺”下一句是什么? 卖布商贩开铺做生意,当客人前来买布时,都会用硬尺、软尺来量度,按匹数定价而售。 但如果卖布商贩根本没有量度工具,如何做生意呢? 我们在市场买东西时都怕被人“呃秤”(指商人做生意的时候不老实,以欺骗的手段交易),如果布贩根本没有备尺,只凭口说多少匹而定价格,就有存心欺骗客人的嫌疑了。 没有备尺而“不量”度布匹,谐音就是“不良”了。因此,“卖布唔带尺”的后半句就是“存心不良”了。 延伸阅读:“半夜食黄瓜”是什么味道?
“茅坑里扔石头”会有什么后果? 广东话歇后语,不但很幽默,而且常常能形象化地展示场景,令人一听就会心微笑。 “茅坑里扔石头”就很形象地展示了场景,只要稍加想像,就能会意到当中的意思。 把石头用力投入一桶水中时,石头就会激起水花,还会溅出来沾湿身。如果那不是一桶水而是茅坑的话,激出来的就不是水了,而是“激起粪便”。 套用在生活中,就有“茅坑里扔石头——激起公愤”的意思了。 延伸阅读:周瑜打黄盖:一...
“哑子”有多少歇后语? 哑子,就是哑巴,即不能说话的人。不能说话的话,所有感觉都不能说出来,只有自己承受,当中的酸甜苦辣的确不好受。 不知是否因为这样,有关“哑子”的歇后语有不少。 首先,大家最熟悉的,当然是“哑子吃黄莲——有苦自己知”,意思就是吃了超苦的黄莲,想大喊出来却做不到,当中的苦味只有自己才知道。 “哑子弹琴”的歇后语又是什么呢?哑子弹琴,弹得好与不好他自己听不到,比喻人光会批评别人、却看不到自己错处的人。 “...
“北角过啲”是什么地方? 住在香港北角的话,应该会听过老一辈或街坊说过这句话:“北角过啲”,听得懂的人准能会心微笑。 为什么?要读懂句话的含意,首先要理解北角的地形:若以北角站为北角的中心点,过一点会是哪一处? 北角下一个站就是鲗鱼涌站了。 昔日在鲗鱼涌英皇道921-927号(今丽池大厦所在地),即曾经的七姊妹泳滩,有一处极为繁华的地方,即是当时富豪云集的“丽池夜总会”。 那年代,大家都惯说丽池夜总会为“...
“陈年中草药”是什么模样的? 广东人经常用中药或草药来调理身体,也从中衍生出不同的生活用语。 例如广东人常说“山草药”,下一句大家便知道是“噏得就噏”,意思指有人大嘴巴,不经思考故乱说话,很容易惹祸。 那么,“陈年中草药”大家又想到什么呢? 草药经高温煎煮就会熬烂,成为草药渣。如果放置日久,陈年的中草药渣更会更发霉发烂,因此衍生出“陈年中草药——发烂渣”的说法。 发烂渣是什么意思?...
“一个酸梅两个核”会变成怎样? 一个酸梅只有一个核,如果有两个核,这个酸梅会是怎样的? 酸梅是大众都会吃到的食物。一个酸梅原本只有一颗大大的核,若果遇到两个核,就表示这颗酸梅已经变得不一样,比喻事物已变了质,与以往的变得不一样了。 所以,“一个酸梅两个核”的歇后语就是“今时唔同往日”了。 老一辈的娱乐记者与明星的交往,就是“今时唔同往日”的写照。 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香港电...
“太阳底下喝老酒”与小动物有关? 由于受到太平洋附近的强台风影响,香港开始进入酷热天气。如果想降温,相信大家都会喝一杯冰凉的饮品;但如果爱酒人士,想在太阳底下喝老酒,又会是什么感觉?这句话背后,竟然也与一种小动物有关系? 天时暑热,大家一定都会避开户外活动;如果要在室外长时间逗留,难免会被太阳晒得发热。 如果在此刻,有人再递上一杯老酒,让你品尝一下,这肯定就有如歇后语“太阳底下喝老酒”一样。 “太阳底下喝老酒”的感觉是怎样的?身体外面已经晒得火热;再喝上一杯老酒,就连身体内都非常滚烫,所以这句话就是要表达——...
歇后语“平洲奶妈”原来为揾食? 要知道这个歇后语的后半句是什么,先要知道哪里是平洲。 平洲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东部,毗邻港澳,地处广州、佛山交汇地带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水陆交通十分方便,有直航香港客货港口,以今天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发展潜力雄厚的地方。 可数十年前的平洲,是一个比较穷困的地方,当地妇女没工作做,多到邻近的广州的有钱人家当保姆(奶妈)赚钱养家。 不过,当年平洲的妇女到广...
歇后语“潮州二胡”后半句是什么? 广东话歇后语的最大特色就是幽默有趣,令到抽象的概念得以“落地”。 而这句“潮州二胡”,一听之下未必知道当中的意义,但原来背后的含义让人忍俊。 二胡是潮州最常见的传统乐器之一,其声音低沉哀怨,夹杂“依呀依呀”的音韵,风格独特。 不少人认为二胡拉出来的音韵,好像顺德话的“自己顾自己”(顺德音:gi²² gi⁵⁵ gu³³ gi²² gi⁵⁵)。于是,就有一句歇后语:“潮州二胡——自己顾自己”了。 延伸阅读:“欺山莫欺水”下一句鲜为人知...
歇后语“十月蔗头”后半句是什么? 农历十月,时逢金秋,是农家收获的黄金时间,一些有关农业的歇后语都与这个时候有关,读起来朗朗上口,很容易就记住了,例如,“十月芥菜——起心”、“十月茭笋——黑心”等。 不过,这些都不是太正面的歇后语或形容词,而“十月蔗头”则是例外,你知道是什么吗? 想一下甘蔗到了十月会是怎样的状态?甘蔗到了十月份,是生长得最好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甘蔗都非常甜美。因此,广东人都喜欢以甘蔗来祝福喜事,例如新人结婚、新居入伙等,因为它的歇后语就是“十月蔗头——甜到漏”了。 延伸阅...
每日一词 白鼻哥是何许人? 白鼻哥是何许人? 白鼻哥,也叫白鼻。原指传统戏曲的丑角(三花脸),因用白粉涂鼻,俗称白鼻哥或白鼻。 在传统粤剧中,白鼻哥的角色多为反派,例如作为才子的反衬,上京考试而榜上无名,下场时说:“今科不中,明科再来。” 后来,“白鼻哥陪考”就用来比喻考试失败之人。 其后,白鼻哥又泛指无能之辈瞎凑热闹,永远是陪衬角色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