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而好問 然後能才

  大學問家荀子在《荀子·儒效》中,對怎樣成才,有一段傳頌千古的見解:「志忍私,然後能公;行忍情性,然後能修;知而好問,然後能才。」

  其中,「知而好問,然後能才」意思就是指天資聰敏而又肯虛心向別人請教,這樣就可以成為有用之才了。

  春秋時代,孔子被尊為「聖人」,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。然而,他不只教人,自己也會虛心向別人請教。

  有一次,他到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。一進祖廟,他覺得每樣事情都很新奇,不時向人問這問那。這個時候有人揶揄孔子:「孔子學問出眾,為甚麼要問?」孔子聽了說:「每事必問,有甚麼不好?」這樣虛心求教的精心,就被後世視作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元素。

  延伸閱讀:江山代有才人出 

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

  我們受到挫折時,會有人鼓勵說「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」,意思是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的意思。

  不過,陸游的《遊山西村》就有少許不同。他寫道:「山重水複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」,意思是山巒重重,流水迂迴,正擔心無路可走;柳色暗綠,花色明艷,忽然眼前出現一個村莊。

  這個詩句象徵人生的道路往往崎嶇曲折,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,只要有信念不要放棄,最終都會得到光明與美好的前景。

  後人以「山窮水盡...

心欲專 鑿石穿

  形容堅持做下去最終得到成功的,我們一直會以「鐵柱磨針」來形容,不過,也有同樣言簡意賅的形容詞可以用的,「心欲專,鑿石穿」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「心欲專,鑿石穿」出自唐.張鷟《遊仙窟》:「張郎心專,賦詩大有道理。俗諺曰:『心欲專,鑿石穿。誠能里之,何遠之有!』」意思顯而易見,就是一個只要專心一意,就算石頭也能鑿穿,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。

  同樣道理,在曾國藩《致沅弟.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》有另一句有趣的形容,就是「坐這山望那山」。

  全句...

「君子用世 隨大隨小」下一句是?

  我們形容做人要盡力、負責任,在古代便有一句名言:「君子用世,隨大隨小,皆全力赴之」。

  君子用世,就是為世所用的意思。在世做事,要的是積極投入的態度,無論做大事也好,小事也好,都要竭盡全力,做到最好。這就是君子應有的態度。

  原句出自魏源的《默觚 · 治篇》,而這位魏源是何人呢?

  魏源 (1794-1857),原名遠達,字默深,湖南邵陽人,是晚清著名思想家、史學家、文學家。他天才...

「學然後知不足 教然後知困」與吃有關?

  這句話出自於《禮記 · 學記》:「學然後知不足,教然後知困。」意思是透過學習,才知道自己的不足,通過教學,才明白做學問時會遇到的困難。

  這句話是說做學問要親身經驗,才體會得到箇中原因。

  其實在這一句前,就有「雖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。雖有至道,弗學不知其善也;是故學然後知不足,教然後知困。」

  學習與吃原本是兩碼子事,但作者卻用吃來比喻學習。作者認為,品嘗到美食,是切膚地感受到那種滿足;這就好像學習一樣,親自學習後,才能明白自...

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

  「室雅何須大,花香不在多。」這是形容一個人品格高尚的名句之一,來自「詩書畫三絕」之誉的清代名士鄭板橋。

  鄭板橋曾在江蘇鎮江別峰庵讀書,這一句話是他當年在屋門題寫的對聯。

  「室雅何須大,花香不在多」的意思是,居室清雅有緻,地方不必大;花朵只要香氣芬芳,數量不在於多。

  「室雅何須大」暗喻最重要是居住的人,如果屋主品德高尚,情趣自必高雅,就如花朵能散發香氣,不在於多少。對聯反映出作者的清高自潔、不媚...

有志方有智 有智方有志

  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經寫過一首詩來勸告兒子。詩其中兩句是:「有志方有智,有智方有志。」這兩句話看似相似,實際大有不同,有「志」先還是有「智」先,是湯顯祖想向兒子說明的道理。

  他想說:只有立下了遠大的志向,才能勤奮學習,變得聰明。只有明白事理,才能樹立起遠大的志向。

  立志有多重要?國家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有一個立志的故事。

  他在潘陽東關模範高等學堂讀小學的時候,一天,魏校長問同學:「讀書為了甚麼?」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,有說想發財,有說想為自己找出路。

  當校長問到...

人若志趣不遠,心不在焉,雖學無成

  我們經常勸勉年輕一輩說:「做人要有遠見,志向遠大一點。」在中華經典名句中,就有張載《經學理窟.義理篇》的「人若志趣不遠,心不在焉,雖學無成」,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志向不遠大,精神又不集中,即使學習也不會有成效。

 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理學創始人之一。他指出學習要成功的話有兩大要素,一是立志要高遠,二是專心致志。

  他認為若是心不在焉的話,雖學習了仍會一無所成的,怎樣才是心不在焉呢?就是不能專心致志,而要做到專心致志,指的不是個人的一時狀態,而是這個人做事的慣常姿態。

  延伸閱讀:古代「勸酒」有專門職...
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

  形容十分專心,我們慣常用:「專心致志」。究竟甚麼才是「專心」的至高境界呢?

  林逋的《省心錄》就給了答案。

  《省心錄》內有一句:「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。」意思就是,人若專心的話,會聽不到令人震驚的雷聲,也不會受到寒冷或炎熱天氣的影響,專心一意去完成工作。

  林逋是北宋著名詩人,宋仁宋在他去世後追封謚號「和靖先生」,而據歷史記載,他是一個十分專心的人。

  ...

君子尊賢而容眾 嘉善而矜不能

  在人際相處中,我們要學習「容納別人」,《論語 · 子張第十九》就教導說:「君子尊賢而容眾,嘉善而矜不能」,這是什麼意思呢?

  這來自於古人的一段對話。

  子夏的學生子張請教應該怎樣與人交朋友。子張問:「子夏是怎樣說的?」學生回答說:「子夏說:『可以交往的就交往、不可以交往的就加以拒絕。』」

  子張覺得不完全正確,便說出自己的見解:「那不同於我所聽到的:君子尊重賢人,也容納普通的人;嘉奬好人,也同情能力差的人。如果我自己...

人之有德於我也,不可忘也;吾之有德於人也,不可不忘也

  如果別人對自己有恩惠,我們就要「飲水思源」,謹記別人對自己的恩德;而當我們幫助了別人的時候,就要不求回報。   意思與之相同的名句有「人之有德於我也,不可忘也;吾之有德於人也,不可不忘也」,出自《戰國策 · 魏策》。

  這一名句出自一個典故。公元前260年,秦軍纖滅趙國主力後,將趙國國都邯鄲重重圍困。

  趙王急派人向魏王求救,魏王最初派大臣晋鄙支援,唯晋鄙畏懼,最後魏信陵君使計率軍擊退了秦軍,解困趙國。

  趙王親自到郊迎接信陵君,但老臣唐雎卻勸告信陵君說:「事有不可知者,有不可不知者;有不可忘者,有不可不忘者。...

HE / BE 不是英語嗎?

  在內地網絡平台,「HE / BE」這兩個英文詞,可能並不是「他」和動詞「是」的意思,而是一種縮寫,大家猜下是甚麼意思?

  喜歡追劇的人,應該很容易猜到。

  是的,「HE」就是「Happy Ending」,而「BE」當然就是「Bad Ending」了。

  延伸閱讀:人人都愛的網絡潮語:集美 

 

「qswl/xswl/kswl」是甚麼?

  內地網絡潮語,有時令人摸不着頭腦!例如「qswl/xswl/kswl」,猜猜是甚麼意思?

  給一點貼士吧!猜猜這句:「看那個衰人的行為舉止真的qswl;這個棟篤笑節目太xswl;這對情侶cp也太登對了,kswl。」

  答案來了:順序就是「氣死我了」、「笑死我了」、「嗑死我了」,這個「嗑」是北方詞語,代表喜歡並關注的意思。

  這些網絡用語和昨天介紹的詞語一樣,是用每個字的拼音首字母組合而...

「威水」還是「媁水」?

  說別人的成就,我們會用「威水」來形容。「威水」其實不是這樣寫的,本字是怎樣的呢?

  根據官方媒體解釋,「威水」正寫是「媁(音威)水」。

  「媁」,《廣韵》中指「媁,於非切。美也。」這個字是一個生僻字,在北方已失傳,在粵語中繼續使用,尤其在粵西一帶,老一輩會用「媁」來表示美麗、漂亮。例如將漂亮的衣服稱為「媁衫」、「媁褲」。形容女子長得美,則說她「生得好媁。」

  這個字很少單獨使用...

「HHHHHH」是甚麼?

  在網絡潮語中,經常看到有人打字寫出「HHHHHH」,那是甚麼意思呢?

  6個「H」,就是「HHHHHH」,直接代表的意思,就是「大笑」、「哈哈哈哈哈哈」的意思。

  因為「哈哈哈哈哈哈」這六個字的普通話拼音「ha」都是以「h」做開首,網友為了方便,省去麻煩,乾脆「HHHHHH」代表自己的心情。

  除了「HHHHHH」,還有「2333」、「紅紅火火恍恍惚惚」等,都是代表...

落其實者思其樹 飲其流者懷其源

  形容一個人不忘本、懂報恩,我們會形容為懂得「飲水思源」,是一個中華傳統美德。   這個成語原來出自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庾信《庾子山集 · 徵調曲》。

  《徵調曲》中有一句「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」,意思是吃果實的時候要想念結果子的樹,喝河水的時候就要懷念水的根頭。

  庾信自幼聰明總倫,自幼隨父親出入於梁太子蕭綱的宮廷,為梁朝效力,到四十歲時梁亡,庾信被迫改投西魏,後又侍奉北周。

  庾信在北周雖備受恩寵,但念念不忘故國,因此很多詩文中流露...

一寸丹心圖報國

  「精忠報國」大家可能聽得多,還有一句類似的,就是「一寸丹心圖報國」。   這句出自明代于謙的《立春日感懷》,意思是懷着一顆赤誠的心,想方設法報效國家。

  《立春日感懷》原文是:

  年去年來白髮新,匆匆馬上又逢春。

  關河底事空留客?歲月無情不貸人。

  一寸丹心圖報國,兩行清淚為思親。

  孤懷激烈難消遣,漫把金盤簇五辛。

  這首詩是作者在擊退瓦剌入侵後第二年的立春日,在戰場上所寫的。

  立春時節,思念親人,可是為了國事,又不得不留在戰地,顯示了作者...

滿招損 謙受益

  形容做人要謙虛,經常會說到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。這句話出自《尚書 · 大禹謨》,意思是指自滿只會招致損失,謙虛才會得到益處。

  《大禹謨》記載了上古時期,舜帝與大臣禹(即後來夏朝的開創者)、益等討論政務的記錄。

  當中有關於大禹征伐南方三苗部落的事迹。傳說戰事進行到30天的時候,大禹軍隊節節勝利,三苗族雖然死傷甚重,但仍然奮力抵抗,令大禹軍不得要領。

  這個時候協助大禹出征的益勸說:「滿招損,謙受益。」表示不宜繼續征戰,...

不自伐 故有功;不自矜 故長

  這四句出自老子《道德經 · 第二十二章》,意思是:不誇耀自己,所以能建立功績;不驕傲自負,所以能得到長足發展,所以能成為眾人的領袖。

  老子以豐富的生活經驗所透析出的智慧,來觀照現實世界中種種事物的活動。老子觀察有三大重點:

  一是物常在對待(相對)關係中產生,我們必須對於事物兩端都加以觀察。

  二是我們必須正面去透視負面的意義,對於負面意義的把握,更能顯現出正面的內涵。

  三是所謂正面與負面,並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,它們經常...

你不知道的「520」

  昨天5月20日,不少年輕男女都像過情人節一樣慶祝,引起了筆者的好奇:甚麼是「520」呢?   

  普通話「520」就是「我愛你」,中國各地方言又怎麼說「我愛你」呢?

  上海話:吾老歡喜儂額;寧波話:阿拉臘月子福啊儂;南京話:吾對你蠻有意思滴;重慶話:我只有愣個喜歡你了;開封話:俺就是相中你了;河南話:俺楞中你了;山東話:俺喜憨嫩;山西話:額待見你;合肥話:吾好算你;江蘇話:我古西你;天津話:...

凡出言 信為先;訴與妄 奚可焉

  這句名言出自李毓秀《弟子規》。《弟子規》原名《訓蒙文》,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。其內容採用《論語》學而篇,加以演說而成。

  孔子曾說過:「假使一個人沒有守住信用,就不知道他還有甚麼可以取法的了。」也就是說,即使具備了許多才能學問,若沒有了「信」,在社會上就行不通!

  就像一部性能優越的汽車,具備了頂尖功能,若不加油,也不能在路上飛馳。

  孔子晚年時,有一個小邾國的大夫,進獻句繹這塊土地投奔魯國,為了求得安全,一般人都...

香九齡 能溫席;教於親 所當執

  《三字經》是國學經典,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態度。其中,教導孝順的就有「香九齡,能溫席。孝於親,所當執」。

  是誰那麼有孝心?他並不是叫做「香九齡」,他全名是「黄香」,當年九歲,所以在故事中是「香九齡」。

  這是一個東漢時的故事: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黃香,非常孝順父親,小小年紀已幫忙做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。夏天時,他會用扇子把蓆子給扇涼了,才請父親上床睡覺。天氣變冷了,他會在父親睡覺前,先鑽進被窩裏躺暖後,...

博學而不窮 篤行而不倦

 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《禮記 · 儒行》,意思是「廣泛地去學習而不讓自己知識貧泛,切實地實踏所學到的知識而不讓自己鬆懈下來。」。

  孔子對儒者的行為有嚴謹的規範。《禮記 · 儒行》全句為「博學而不窮  篤行而不倦,幽居而不淫,上通而不困;禮之以和為貴,忠信之美,優游之法,舉賢而容眾,毀方而瓦合。其寬裕有如此者。」

  全句意思是:儒者的風範就是要學問淵博仍好學不倦,切實實踐而不倦怠;閒居在家時,不做放逸、邪僻之事,出仕為官時,...

以銅為鏡;以古為鏡;以人為鏡

  這名句想必大家都有印象,出自劉昫《舊唐書 · 魏徵列傳》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   意思是用銅作鏡子,可以端正身上的衣衫帽子;用歷史作鏡子,可以知道歷代的興衰更替;用人作鏡子,可以發現自己的得失對錯。

  這是以直言敢諫著稱的唐朝名臣魏徵去世之後,唐太宗李世民對眾臣所說的感慨之言。

  李世民在位時廣開言路、虛心納諫,魏徵曾上疏數十,直陳其過,因此深得深得李世民重用。

  唐貞觀十七年(公元643年),魏徵病逝,唐太宗很難過,流着眼淚說:「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,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,以人為鏡,可以明...

責人之心責己 愛己之心愛人

  我們經常說「將心比己」,古文有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,就是「責人之心責己,愛己之心愛人」。

  這句話出自周希陶《增廣賢文》 ,在《四書集注·中庸章句第十三章》有注引:「張子所謂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,以責人之心責己則盡道」。「責」就是「責備」,「愛」就「愛惜」,兩句話就是:要以責備別人的態度來責備自己,以要求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;也要像愛護、珍惜自己一樣,去關心愛護別人。

  延伸閱讀:星爺...

佛系

  佛家理念一切講求緣分,順其自然,不催逼、不強求,隨心而行、平凡過活,「佛系」的理念也同出一轍。

  「佛系」此詞源於2014年日本一本雜誌提出的「佛系男子」概念,指的是男子專注於自己的興趣或工作,而不花心神和時間去追求異性、談戀愛。這個詞於2018年左右在網絡上竄紅,成為近年新一代人的生活態度。

  此後,衍生出「佛系女子」、「佛系青年」、「佛系生活」等一系列詞語,也是一種好像看破紅塵,一切等緣...

佛旗有多少種顏色?

  今天是佛誕,讓我們認識一下佛教的旗幟。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旗幟有多少種顏色?

 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,世界佛教友誼會於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(即今斯里蘭卡首都)舉行會議時,除了討論到佛曆外,還對佛教旗幟進行了劃一規定。

  佛曆的計算,統一以佛陀釋迦牟尼涅槃之年計起。到今年,佛曆就是2566年 。

  另一個重要的劃一規定,就是佛教旗幟的樣式,是根據佛陀釋迦牟尼成...

佛誕與佛曆

  佛誕快到,大家知不知道佛教有自己的曆法?又知不知道「佛曆」是怎樣計算的?

  根據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官網所示,世界佛教友誼會於公元1950年在錫蘭科倫坡(即今斯里蘭卡首都)舉行會議時,討論到關於佛陀釋迦牟尼降生、成道、涅槃年代,及出家、成道、涅槃年歲史實。

  因為南傳與北傳佛教所記載的各有不同,於是在會議上正式作了共同劃一的規定:

  佛陀降生於公元前623年的五月月圓...

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,山不辭土 故能成其高

  形容某人有胸襟,常用「有容乃大」來形容,但原來古語中還有一些類似詩句可用。

  「海不辭水,故能成其大;山不辭土,故能成其高」這句話出自《管子 · 形勢》。

  它的意思就是海不拒絕點滴的水,所以能夠成為汪洋大海;山不排斥土石,因此能夠成為巍峨高山。

  無論對人或學習,要有這樣的心態,面對困難就能夠突破自己了。

  延伸閱讀:范仲淹燒蚊帳  

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