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師4萬張相記錄農村留守兒童 促進中國發展

編輯︰紀小婷
撰文︰鹿雨
攝影︰劉飛越

  相機是攝影師的眼睛,既記錄美好,亦反映問題。劉飛越,當代中國一位由記者轉行的自由攝影師,5年來手持相機腳踏大地,反復去到甘肅山區,為當地的留守兒童拍下4萬多張相片。他說,希望能通過相片,引發社會對於當代中國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關注。 

用影像反映中國發展中的農村問題  

  改革開放後,中國各地飛速城市化,不少人從農村山區來到沿海城市打工謀求發展。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遠離家鄉,與家中孩子長期分離。這也催生了當代中國農村的一個特殊群體:留守兒童。因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,他們也被稱為是「有父母的孤兒」。 

當代中國-攝影師為留守兒童影相01
城市化過程中,不少人從農村來到城市打工,將兒童留在鄉下,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關愛。(網上圖片)

  從2015年開始,公益組織「上學路上」每年发布《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》,劉飛越作為攝影師越為《白皮書》供圖。5年,他為留守兒童和他們的家庭拍攝了超過4萬張相片。在開學、暑假、過年等不同的時間段,劉飛越記錄孩子們的學習、生活和家庭情況,展現了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真實處境。 

  「中巴車在大山吃力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梁,蜿蜒曲折的鄉路把大山一座一座地串連起來⋯⋯下了車,坐在商店門口的老人們好奇地打量身背大包的我」。劉飛越記錄下自己第一次去甘肅隴南的經歷。從2015年到2019年,每年他都會去兩三次隴南,每次待20天左右。海拔最高的學校,學生最少的學校,最遠的村,周邊的縣城,「很多地方走路是走不到的,我過手了7輛摩托車」,他說。 

  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劉飛越堅持拍攝的初心,山多數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去北京、天津等地打工,他們只能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,條件非常艱苦,無人看管。今年初,新发布的《白皮書》顯示,超9成受訪兒童遭受過辱罵、歧視等精神暴力,抑郁水平顯著高於正常家庭的孩子。父母監管和陪伴角色常年缺失,給兒童帶來的心理健康隱患不容忽視。 

當代中國-攝影師為留守兒童影相02
留守兒童多由祖父母照顧,劉飛越為留守兒童及祖父母拍攝了不少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用影像擴散關愛 促進中國發展

  作品里每一張圖片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故事,劉飛越的圖像即使不需要過多的文字說明也可以讀懂,令人動容。劉飛越說,拍攝時多使用自然光,50毫米的標準鏡頭,讓拍攝對象平視鏡頭,這樣的設置是為了不去破壞當時的環境氣質。劉飛越想要用最有凝聚力的一面,來展現最強烈的情感和觀點。 

  父母的缺席,使孩子們和祖輩產生了更深的聯繫。劉飛越拍攝的祖孫肖像將兩張照片呈現在一起,如果仔細觀察二者的表情,可以從中看到對比與共通:蒼老與稚嫩,既有血脈相連的感覺,中間又有巨大的空白。 

  有一年夏天他看到麥田里的稻草人,覺得特別像那些孩子瘦小的身影,於是就有了《麥田里的守望者》系列。孩子們背對鏡頭張開雙臂,仿彿是在等待,又像在呼喊,美麗的景色映襯荒涼的現實。他說,自己喜歡拍一些詩意的瞬間,把孩子們的「痛」隱藏在「詩」後面。 

  他不斷嘗試豐富題材,希望從更多的角度呈現孩子們的現狀。今年受到疫情影響,劉飛越去隴南的拍攝計劃延遲了。他說自己不論如何會持續關注和記錄下去。現實情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,只要關愛和陪伴的觀念不斷擴散,這些影像在當代中國就有存在的意義。 

當代中國-攝影師為留守兒童影相03
劉飛越為留守兒童拍下主題為《麥田守望者》的相片。(網上圖片)
當代中國-周建兵環遊中國

駕電單車環遊全國 當代中國第一人

當代中國-天安門攝影師高源

40年影60萬張相 他在天安門紀錄中國發展與變遷

1:33
當代中國-中國新聞-熊爪咖啡

一杯「熊爪」咖啡 何以走紅當代中國?

1:55
當代中國-創業咖啡店

造夢咖啡店:中國經濟下的另類創業聖地

相關標籤
最新文章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時代英雄

打破珠峰北坡不可征服的神話 「攀登者」王富洲

傑出名人

吳傳玉是誰?他是新中國奧運第一人

創新先鋒

小米造車

小米造車|從無到有只需3年 雷軍: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

潮流人物

KOL時代|堅守「生死第一線」 85後醫生推廣醫學科普 救人無數

小城大事

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:讓無名烈士變有名

運動健兒

乒乓球員之最 馬龍擁30個世界冠軍!

影視巨星

城寨四子:信一(劉俊謙飾)、四仔(張文傑飾)、十二少(胡子彤飾)和陳洛軍(林峯飾)

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邁向1億 城寨四子打死不離好兄弟

編輯推薦

「中國種不了榴槤」魔咒被打破!國產榴槤「樹上熟」 香甜飽滿不輸進口?

廣東荔枝

廣東荔枝|無懼惡劣天氣減產失收 黑科技打造「荔枝自由」

1:51

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人工合成澱粉 糧食可以無中生有?

3D打印出仿真魚肉 味腥彈牙 與真魚無差別?

2:05
當代中國-科學探索-南極種菜

中國在南極建高科技菜園 每天收穫1公斤新鮮菜

多年生稻

播種1次收成4年?中國「多年生水稻」入選全球十大科學突破

當代中國-科學探索-克隆豬

全球首次!中國用AI成功克隆豬 全程由機械人操作

2:03

國策通識|高質量發展──從「有沒有」到「好不好」

2:38
中國式現代化

國策通識|甚麼是「中國式現代化」?

1:58

「人間仙境」梵淨山 藏着「地球獨生子」?

2:30

總體國家安全觀10周年 一文認識「國家安全」

2:06

垃圾徵費|4‧22齊「走塑」 禁膠餐具外賣點算?網購棉花棒會否犯法?

1:48

極地科考船人性化設計 「雪龍2」Wi-Fi全覆蓋 菜式不重複

2:49
我們的故宮-榫卯

我們的故宮|榫卯和斗拱的關係密不可分?

全球各國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張維為
張維為

張維為看西方霸權體系的瓦解

編輯之選

范勇鹏:超大規模人口如何實現現代化?(三之一)

地球
當代中國-金燦榮
金燦榮

金燦榮看「大爭之世」 500年來最深刻變局

1997年6月1日
當代中國-當年今日-九七慶回歸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出發

97慶回歸香港至北京接力長跑出發

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

  形容十分專心,我們慣常用:「專心致志」。究竟甚麼才是「專心」的至高境界呢?

  林逋的《省心錄》就給了答案。

  《省心錄》內有一句:「用心專者,不聞雷霆之震驚,寒暑之切肌。」意思就是,人若專心的話,會聽不到令人震驚的雷聲,也不會受到寒冷或炎熱天氣的影響,專心一意去完成工作。

  林逋是北宋著名詩人,宋仁宋在他去世後追封謚號「和靖先生」,而據歷史記載,他是一個十分專心的人。

  ...

4個龍

     2024年是龍年,除了年份之外,原來月份、日期、時間都可以生肖來排序。那麼龍月、龍日是怎樣來定義?龍年、龍月、龍日、龍時這樣「四龍合一」的日子,今年會出現幾次呢?

WeChat